
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
编辑:2022-09-15 13:45:59
分类:城市发展
阅读:144次
人民网济南2月24日电 (刘颖婕)2月24日,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。历下区委副书记、区政府党组书记、代区长杨福涛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新形势新变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加快发展的底气和信心,一系列重大战略叠加,多重利好政策集成,为历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“窗口期”。
会后,杨福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历下区将将紧紧围绕构建“一轴、三区、多园”城市发展新格局这一思路,坚持全域发展、产城融合,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,实现区域协调发展。
用足用好支持政策,全力释放发展空间
“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构建‘一轴、三区、多园’城市发展新格局,这是区委从历下实际出发,经过认真思考、科学谋划确定的发展思路,也是支撑历下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框架。”杨福涛表示,历下区将用足用好支持政策,坚持适度超前谋划,充分运用“城市更新+政府专项债券”两大国家利好政策,瞄准市政公用、新能源等基础设施以及科创金融、数字经济、医疗康养、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区做好规划策划,积极争取纳入中央和省、市项目储备,有效破解项目资金平衡难题,同步对接有实力的央企国企,把有限的开发资源用好用活。
同时,全力释放发展空间,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西片区、中建八局地块等4个项目、3700余户居民房屋征收,完成小南营、文华园二期以及丁家村拆迁扫尾。持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,完成盛福片区和科技城11、12街区等具备条件的土地挂牌出让,加快批而未供、供而未用土地处置,坚持集约节约用地,导入更多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优质产业,让“寸土”生“寸金”,在“小空间”实现“大作为”。
招商选商、招大引强,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劲十足
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生命线,近年来,历下区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、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,综合实力始终稳居全市首位、全省前列。杨福涛指出:“经济发展争先进位,不仅是因为我们优化存量,关键是做大增量。”
中央商务区累计建成高端载体300万平方米,“山泉湖河城”等62座百米高楼拔地而起,引入500余家各类企业落户发展,汇聚各类区域总部200余家;古城片区城市更新破题起势,千年古城迎来了涅槃重生、复兴再起的新机遇;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31个,建成商业商务载体600万平方米,79个项目投入使用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0亿元……历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劲十足。
杨福涛表示:“历下区发展空间有限,我们的招商引资必须是要招商选商、招大引强,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、补强产业链短板、增强税收贡献能力为目标,对招引的项目要有门槛、有甄别、有定力,宁缺毋滥,真正把好的项目和企业引进来、落下来,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。”
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,历下区依托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,发挥华为、科大讯飞、中国电子系统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,吸引更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应用等尖端项目,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;围绕打造全省金融产业发展高地,历下区发挥好省信用增进投资公司、科金大厦等平台作用,重点引进外资银行、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和私募基金、融资租赁、股权投资等新金融、类金融机构,延伸金融产业链条,打造业态齐全、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圈。
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“生态福地”
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新增绿化面积183万平方米,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7%,建成了龙洞泉等46座城市公园,完成了莲花山等49处山体绿化提升,高标准打造了全省低线公园,中央商务区东西绿廊、龙鼎大道福禄考花海成为了新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如今的历下,处处呈现山水揽翠、城景相应的生态美景。
通过多年的努力,历下的城市颜值越发靓丽,杨福涛表示:“2022年,我们将继续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,通过PPP等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城市绿化工作,打造更多精品绿化工程,推动历下园林绿化水平成为全省标杆,进入全国先进行列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‘生态福地’。”
一是对标国内外一线城市,打造中岭子山体公园、龙鼎滨水公园等8座城市公园,植入城市书屋等多元化城市服务功能,建设让周边市民可以出门见绿、移步见景的绿色灵动公园。二是按照全市“一路一景,一街一特色”要求,通过“疏解还绿”“闲置增绿”“线性拓绿”等方式,对礼耕路、洪山路等10条道路实施绿化提升,打造四季皆有景的特色景观道路。三是在扁石山、老君崖等山体建设7公里绿道,不断完善慢行系统,串联景观休憩节点,努力打造“绿脉交织 山城共融”的绿道网络,逐步形成依山而游、枕林而憩的山城绿化大格局。
2022年,历下区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坚持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,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面启动国家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。
(责任编辑:郑浦丽)

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
编辑:2022-09-15 13:45:59
分类:城市发展
阅读:145次
人民网济南2月24日电 (刘颖婕)2月24日,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。历下区委副书记、区政府党组书记、代区长杨福涛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新形势新变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加快发展的底气和信心,一系列重大战略叠加,多重利好政策集成,为历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“窗口期”。
会后,杨福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历下区将将紧紧围绕构建“一轴、三区、多园”城市发展新格局这一思路,坚持全域发展、产城融合,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,实现区域协调发展。
用足用好支持政策,全力释放发展空间
“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构建‘一轴、三区、多园’城市发展新格局,这是区委从历下实际出发,经过认真思考、科学谋划确定的发展思路,也是支撑历下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框架。”杨福涛表示,历下区将用足用好支持政策,坚持适度超前谋划,充分运用“城市更新+政府专项债券”两大国家利好政策,瞄准市政公用、新能源等基础设施以及科创金融、数字经济、医疗康养、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区做好规划策划,积极争取纳入中央和省、市项目储备,有效破解项目资金平衡难题,同步对接有实力的央企国企,把有限的开发资源用好用活。
同时,全力释放发展空间,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西片区、中建八局地块等4个项目、3700余户居民房屋征收,完成小南营、文华园二期以及丁家村拆迁扫尾。持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,完成盛福片区和科技城11、12街区等具备条件的土地挂牌出让,加快批而未供、供而未用土地处置,坚持集约节约用地,导入更多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优质产业,让“寸土”生“寸金”,在“小空间”实现“大作为”。
招商选商、招大引强,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劲十足
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生命线,近年来,历下区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、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,综合实力始终稳居全市首位、全省前列。杨福涛指出:“经济发展争先进位,不仅是因为我们优化存量,关键是做大增量。”
中央商务区累计建成高端载体300万平方米,“山泉湖河城”等62座百米高楼拔地而起,引入500余家各类企业落户发展,汇聚各类区域总部200余家;古城片区城市更新破题起势,千年古城迎来了涅槃重生、复兴再起的新机遇;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31个,建成商业商务载体600万平方米,79个项目投入使用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0亿元……历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劲十足。
杨福涛表示:“历下区发展空间有限,我们的招商引资必须是要招商选商、招大引强,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、补强产业链短板、增强税收贡献能力为目标,对招引的项目要有门槛、有甄别、有定力,宁缺毋滥,真正把好的项目和企业引进来、落下来,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。”
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,历下区依托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,发挥华为、科大讯飞、中国电子系统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,吸引更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应用等尖端项目,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;围绕打造全省金融产业发展高地,历下区发挥好省信用增进投资公司、科金大厦等平台作用,重点引进外资银行、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和私募基金、融资租赁、股权投资等新金融、类金融机构,延伸金融产业链条,打造业态齐全、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圈。
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“生态福地”
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新增绿化面积183万平方米,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7%,建成了龙洞泉等46座城市公园,完成了莲花山等49处山体绿化提升,高标准打造了全省低线公园,中央商务区东西绿廊、龙鼎大道福禄考花海成为了新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如今的历下,处处呈现山水揽翠、城景相应的生态美景。
通过多年的努力,历下的城市颜值越发靓丽,杨福涛表示:“2022年,我们将继续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,通过PPP等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城市绿化工作,打造更多精品绿化工程,推动历下园林绿化水平成为全省标杆,进入全国先进行列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‘生态福地’。”
一是对标国内外一线城市,打造中岭子山体公园、龙鼎滨水公园等8座城市公园,植入城市书屋等多元化城市服务功能,建设让周边市民可以出门见绿、移步见景的绿色灵动公园。二是按照全市“一路一景,一街一特色”要求,通过“疏解还绿”“闲置增绿”“线性拓绿”等方式,对礼耕路、洪山路等10条道路实施绿化提升,打造四季皆有景的特色景观道路。三是在扁石山、老君崖等山体建设7公里绿道,不断完善慢行系统,串联景观休憩节点,努力打造“绿脉交织 山城共融”的绿道网络,逐步形成依山而游、枕林而憩的山城绿化大格局。
2022年,历下区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坚持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,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面启动国家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。
(责任编辑:郑浦丽)